当选择了专业,但又无法成为职业时,我们应该如何面对?职业指导师认为:
1、保持良好的心态,谁说专业一定要成为职业
举个例子:马云,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,专业英语,毕业后做了6年的英语老师,当身边的人认为他会稳定的做一名育人教师时,他却成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。马云的转型是个偶然,但却从另一个层面告诉大家专业并不一定要成为职业。保持一个积极向上、乐观的良好心态,无论对就业还是创业都是有利的。
2、提升综合素质,不让专业成为唯一的选择
儿时,我们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”,这句话的意义就是引导我们从小启蒙兴趣、发掘特长,长大后要注重全面提升综合素质,全能才会让人生更加精彩。同理,在就业中我们只会一种技能和具备多种能力,所产出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。
比如,我们要做一张宣传海报,我们的专业是平面设计,我们具备了专业的美学和设计能力,但如果同时我们还具备文案写作能力,那这张海报一定更加出众,因为理念和视觉的同步,表现力就更强。而在择业时,我们除了可以选择设计岗位,同时又能选择文案工作,就业面的拓宽,才会让择业不再单一。
3、找准职业共性,挖掘自我特质匹配职业
什么是职业共性?简单的说就是不同的工种需要同一种能力。前段时间,职业指导师接待了一名受“双减”影响的语文老师,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,最终再就业时,她成功应聘了某国企的企划部。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和岗位,却需要同一种能力--写作。如何发现职业共性?最初级的阶段是在求职时仔细阅读岗位描述和要求,通过描述与自己的能力进行匹配。
4、放低起点,做好职业进阶的准备
职场新人,建议他复盘自己的三次就业经历和不断求职失败的原因,厘清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,换位思考一下企业用人的标准。如果真的喜欢自己的专业,并希望在专业领域获得发展,短期必须正视自己缺乏相关经验这项弱势,放低起点,一步一个脚印,踏踏实实地从底层做起,接受基层工作的特性,克服所有的困难努力去适应,结合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,给自己打下牢固的基础。